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58篇
教育   5786篇
科学研究   83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20篇
综合类   47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8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494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594篇
  2011年   647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549篇
  2008年   571篇
  2007年   682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479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网络教育的几个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教育的兴起带动了教育改革,引起了教育观念的变革。以人为本,培养人才,自我设计,全面发展,开放互动,教学相长,资源共享,平等参与等是网络教育时代应具备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92.
郑轶彦 《教育学报》2004,(11):15-20
本文试图通过对新编语文教材的选文和对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理念现状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探讨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认为儿童文学启蒙教育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缺少了解是问题的关键。因此 ,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理念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从建筑的平立面布置、抗震结构体系、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规律  相似文献   
9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要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根本性转变。要完善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大力倡导人文关怀,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5.
时龙 《中国德育》2006,1(5):37-4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作为执政社会集团的荣辱观。它在走什么道路、为什么人、如何认识和改造世界、保持何种生活态度、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如何认识和处理义利关系以及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法纪的关系、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培养什么人与怎样培养人等一系列问题上,指明了社会价值方向。  相似文献   
96.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造型随着电视节目的多元化发展也变得生动和丰富起来。在越来越注重视觉效果的现在,电视主持人不同的化妆造型,会给观众留下不同的印象和造成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沿革与内在特征,以及后现代主义在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表现,试找出中国古典园林与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内在联系,指出了我国的园林设计者应明白自己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找到中国园林的发展方向与出路。  相似文献   
98.
人的劳动具有重大作用及发展,劳动价值论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马克思把商品的概念由物质产品扩大为劳动力、运输业和服务,并提出运输业和劳务部门的劳动也创造价值的理论,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发展。人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也得到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却有不少的考生放弃了被高职院校录取的机会,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职院校的发展遇到新的“瓶颈“.本文从高职院校办学条件、专业建设、招生行为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几个方面来分析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困境,提出了应对当前困境的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0.
贬谪,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常见的政治现象,贬谪者将其被贬谪的人生感悟和谪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蕴涵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因而称之为贬谪文学,这是一种在内容情感上独具特色的文学体式。但“贬谪”在历史上,又可以称为“左迁”、“贬”、“流”、“谪”等,于是,研究界便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称谓,或称之“迁谪文学”,或称之“贬谪文学”、或称之“逐臣文学”,其实,它们各自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并不一致,应予区分,以便能较准确地指称和描述贬谪文学这种特殊的文学体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